物种百科大鲵是什么(大鲵是什么动物)
大鲵是大鲵科的总称,有三种:中国大鲵、日本大鲵和美国大鲵。起源于3.5亿年前的泥盆纪,被誉为“活化石”。又叫“娃娃鱼”,因为它叫起来像婴儿。生存环境独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流凉爽、水草茂盛、多裂隙、多洞穴的山溪、河湖中。在水中通过鳃呼吸,用水时通过肺和皮肤呼吸。
大鲵是最大的两栖动物,体长约1米,最长可达2米,体重20-25公斤,最大的可达50公斤。头大而扁;头的长度略大于头的宽度,吻部钝圆;外部鼻孔小,略呈椭圆形,靠近吻部;眼睛小,仰卧位,无眼睑,眼距宽;裂口很大,而且位于腹部。裂后上唇褶皱清晰。舌头大而扁,前端与口腔底部相连。四肢非常短,前肢有4个脚趾,后肢有5个脚趾,脚趾间有蹼,尾巴短而扁平。
躯干平坦,两侧有宽而厚的皮褶。身体光滑湿润,无鳞片,皮肤腺体丰富,受刺激时可分泌乳白色粘液。头的背侧和腹侧表面密布成对的疣粒,眼眶周围的疣粒更密集,排列整齐。头部中部、上下唇和咽喉中部光滑无疣;吻部和后脑勺上的疣粒排列不规则;眼眶下方、乳鸽后方、颈侧有一排排疣,背侧和腹侧疣较大。
身体的颜色因生活环境而异,背部有褐色、红褐色和黑褐色,顶部有深色不规则斑点,正面有浅褐色或灰白色。大鲵可以用肺呼吸,但由于肺部发育不完善,和青蛙一样,需要湿润的皮肤进行气体交换作为辅助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中附近。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大鲵是生活在水中的鱼类向真正的陆生动物过渡的一种类型。
他经常白天躲在山洞里,傍晚和晚上出来活动和打猎。游泳时,四肢紧贴腹部,摆动尾巴和身体向前划水。成年人吃的很多,有鱼、蛙、蟹、蛇、虾、蚯蚓、水生昆虫等。由于新陈代谢较慢,在食物匮乏时有很强的耐饥能力,有时即使2-3年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9-10月活动逐渐减少,冬季在洞穴深处或深水大岩石中冬眠。一般持续6个月,到第二年3月。
相关问答:大鲵是什么动物

大鲵,又名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中国大鲵除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相关问答:娃娃鱼是一种什么动物?
娃娃鱼生活在淡水里,属两栖动物,与青蛙和蟾蜍同类,有尾有目,属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动物,叫声似婴儿啼哭,体长可达1.8米。我们这里的賨人谷里有个老龙洞,附近的人在夜里常听到它的叫声,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