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会落幕(真希望它能永不落幕)

1124次阅读 时间:2022-08-22 22:23:33

有一部剧,鱼叔早就想和你说了。

几次提笔,几次放下。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太爱了,但是害怕。

用了十年时间拍了十季,最低分9.4。

横扫大大小小各种奖项,连续五年获得艾美奖最佳喜剧系列。

这也是奥巴马一家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传闻去年赛季末,无数球迷当场落泪。

但是今天,第十一季回来了,——。

《摩登家庭》

让我告诉你坏消息。这一次,真的要结束了。

党ABC电视台已经宣布第十一季将是最后一季。

ABC娱乐集团总裁Karey Burke也说:

“最后一季,会有一个任何剧迷都不想错过的里程碑事件。」

这是什么?我们自己找吧。

这部剧自2009年开播以来,已经在神剧榜单上呆了十年。

同时也让无数观众记住了剧中的三个“摩登家庭”。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1号家庭:老人少妻。

年过六旬的杰伦和年轻辣妈格洛丽亚,以及格洛丽亚和前夫所生的孩子曼尼住在一起。

看起来像狗的血势。

起初,每个人都相当挑剔。

这个女人真的很符合人们眼中“和有钱人关系密切”的刻板印象。

而且年龄差距太大,比杰伦女儿小两岁。

但我慢慢发现,格洛丽亚才是真正的本性。

他根本不是一只试图取悦男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小白兔。

有着“哥伦比亚脾气暴躁”的他,总是手握大刀,冷兵器威胁。

熊海子万圣节丢蛋了,挺着大肚子出去了好几个街区。

以牙还牙,我要报仇。

家庭二号:高甜同性CP

杰伦有个儿子叫米切尔,他大胆出柜,和爱人卡梅隆组成了同性恋家庭。

从越南领养了一个叫莉莉的孩子。

他们天天斗嘴,天天给糖吃。他们是非常有趣和活泼的人。

米切尔是个律师,彻头彻尾的强迫症。他要把工作安排到分钟,稍有差错就想死。

而卡梅伦则是极度不理智的。

脑子里全是奇怪的想法,会把猫做成美人鱼的服装。

大概是因为性格互补,所以才那么爱对方。

说起来很有意思。

剧中的家庭也见证了一段历史。

2009年推出的时候,美国的同性婚姻法律还没有通过。

所以他们只是住在一起。

第五季,美国同性婚姻法正式生效,街头挂起了爱必胜的彩虹旗。

两人才最终完成了他们梦想中的婚礼。

家庭3号:常规苦工组

杰伊的女儿克莱尔和她的丈夫菲利普。

这个剧族看起来最“正常”,但也最“不安”。

家里有三个孩子。每天鸡飞狗跳,鸡叫狗叫,鸡不宁,鸡飞蛋打。

反正就是乱。

孩子不省心,老公还是小心眼。

菲利普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永远长不大的男人”。

日常滑稽动作,增加了困难和混乱。

随便一觉醒来,就可能看到他在模仿飞鼠。

做大事,落井下石是基本操作。

三组家庭相聚很自然,是一出好戏。

吵,暖,尴尬,让人笑。

如果只是剧情的话,这部剧不会获得这么高的评价。

它的厉害之处在于,每一集鸡飞狗跳的背后,都埋藏着一个议题。

对待感情的态度,人生逆境的选择,逝去岁月的残酷.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

笑点高,谈吐深。

尤其是在家庭和教育中,活着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三号家庭》的菲利普虽然在妻子眼里不靠谱,但在孩子眼里却是最值得期待的父亲的模板。

他思想开放,注重引导。

永远不要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的小儿子很笨,总是惹麻烦。

他不指责也不反感,他愿意和孩子一起冒险,哪怕是一个很美好的想法,或者是一个很无聊的实验。

比起直接灌输知识和答案,他更愿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世界。

失败也是一种收获。

他从不强行干预孩子的决定。

第二,女儿是学霸,暑假得到了一个很棒的实习机会。

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我有点退缩的感觉。

菲利普并没有摆出“父亲教你做人”的姿态。

没有励志的鸡汤说“吃了苦就是好人”,也没有现实的利益可以丰富你的履历。

而是告诉她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不要去争取。

不是因为二女儿成绩好就容忍偏心。

大女儿是个学渣,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结果半途就被开除。

换某些势利的家长,可能恨不得大喊「家门不幸」。

菲利普也生气,但此页揭过之后,还是一样把女儿当作心头肉。


成绩好坏,聪明与否,成就高低,都与他给予父爱的多少无关。

每个孩子,都是他心目中最棒的。

他的理解,体谅,宽容,让三个孩子都获得了满满的爱。

跟菲利普相反,妻子克莱尔是个典型的「虎妈」,一直在生活中唱黑脸。


大女儿青春期乱交男朋友,她担心;

二女儿蒙头读书不会社交,她着急。

小儿子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她带着去看医生。

她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的妈妈。


孩子们都有些怕她,叛逆的大女儿更是总跟她吵架。

但她看似严苛的管教背后,是对孩子不容置疑的保护。

大女儿未婚先孕,慌得要死。

但出乎意料的,克莱尔并没有发火。

而是抑制住内心的狂风暴雨,选择给惊慌失措的孩子最大的支持。


丈夫和孩子总说克莱尔是个「控制狂」(control freak)。

可正是她的「控制」,让这个家在没心没肺的嬉闹中依然能够保持方向,平稳前行。


可别小瞧家庭主妇的统筹能力。

随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克莱尔重新进入社会工作。

凭着带娃持家时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把偌大的公司管理的井井有条。


感冒发烧这种小事也阻止不了她见客户。

头晕到天旋地转走不稳路,抱着行李车也要继续前进。

不愧是当妈的,果然牛逼。


大人不仅在学着做父母,教育孩子,也从孩子那里获得二次成长。

米切尔,从小就一直是个细腻又敏感的孩子。

因为同性恋的身份,总是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苦恼。

可自从有了女儿莉莉,他开始努力克服自己的怯懦,做个更强大更勇敢的父亲,去带给孩子爱与保护。

他逐渐意识到,异于常人并没有想象的可怕。

相反,那可以成为自己的武器。


家中的老父亲杰,做了一辈子的直男硬汉。

不懂倾听,不善表达。

但他也在试着去做改变。

一回,孙女莉莉要表演,不敢一个人上台,想要他陪同。

换以前,杰必定是二话不说的拒绝。

但这次,挣扎一番后,他还是走上了舞台,笨拙地跟莉莉一起跳着幼稚的舞蹈。


原来欣赏别人没那么困难,表达关爱也没那么复杂。

面对儿子米切尔迟迟无法说出口的「love you dad」。

他了然又释怀的说,「I know」。


《摩登家庭》塑造了各种不同版本的父母和孩子。

不同形式的教育和相处方式,给人带来启发与感悟。

《大西洋月刊》曾给出这样的评价:

准确地说,《摩登家庭》其实是一个自我反思的单位:

如何成为一个家长?谁应该做什么角色?父母是否尽到他们的本分和真正成为一个父母?

《摩登家庭》涉足在这个问题里,镜头底下剧中那三个家庭就像是一场为了研究及教育的实验。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

大家都是在彼此的碰撞之中,磕磕绊绊地进步。

只要愿意沟通,肯去理解。

不是停留在原地干等,而是彼此向着对方迈进。

问题总会得到解决。


每一次,随着情节开展,这一大家子矛盾爆发又彼此和解。

看剧的我们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得到了答案。




《摩登家庭》不是单纯的家庭喜剧。

它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多元化。

这里的人,性格是多元的,家庭是多元的,爱好是多元的,取向是多元的。

最重要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也是多元的。

克莱尔做家庭主妇相夫教子时很满足,重回职场变身女强人也很开心。


卡梅隆既是家庭煮夫,又是音乐老师,还是橄榄球教练。

不管做什么都乐在其中,精力充沛。


杰从自己的公司退休,转头去卖狗狗床也没觉得不妥。

在电视购物上耍宝学狗跳舞,嗨皮得不得了。


再看孩子们。

又跟多年分分合合的初恋有了爱情结晶。

过得挺幸福。


一路学霸的二女儿从名校加州理工毕业(就是谢耳朵教书的学校),坐拥高薪工作。

妥妥的社会精英。


从小读莎士比亚,研究咖啡品种的「怪孩子」曼尼,长大后选了导演 编剧专业。

磕磕绊绊地去追求自己梦想中的艺术。


而这些,都很好。

这部剧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此。

人生不只有一个目的地,幸福可以有千万种不同的样子。

这里没有标准答案。


当然,《摩登家庭》并不宣扬无用的毒鸡汤,更不鼓吹不切实际的追求梦想。

学霸二女儿在毕业前夕也对未来有过动摇。

她从小走的是科研道路,也相当成功,可她心里其实一直有着唱歌的梦。

面对她的困惑,外公这样告诉她:


有勇气追求梦想固然让人向往,但敢于选择现实也一样值得尊敬。

追求梦想与脚踏实地,从来都不是矛盾的对立面。

生活是充满遗憾的,剧中也没有哪个角色一直光环加身,十全十美。

他们也会失业,会中年危机。

孩子会埋怨父母过多干涉自己的人生,家长会看不惯年轻人的胡作非为。

可正是这样有缺点的人,和不完美的生活,才教会了我们面对生活难题的「解法」。


现实的人生不是情景剧。

每个人都是一路披荆斩棘,刀山火海。

也不知道命运在前面编了什么样的剧情在等我们。

有没有苦尽甘来的反转,有没有阖家欢乐的大结局。


前途的未知,没有人能给出满分答案。

但我们能做的,是学会剧中人物的姿态。

永远能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永远能拥有生活的热情应对挑战。

哪怕时光逝去,哪怕道路崎岖。

也能够始终拥有温暖的力量去告诉自己。

就算一时不顺,但生活的盛宴还在。

It's just a bad day, not a bad life.



相关问答:把飞鼠从5楼往下放,旁边都没有树,它会死吗?

你为什么要这么选择 ???答案 不会

相关推荐